单位扣工资不能超过多少
宁波鄞州刑事律师
2025-05-23
结论:
单位扣劳动者工资每月最多扣当月工资20%,且扣完后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劳动者遇不合理扣工资可协商或通过劳动仲裁等维权。
法律解析:
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因自身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单位可按劳动合同约定要求赔偿,赔偿可从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上限为当月工资的20%,同时要确保扣除后剩余工资不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这一规定旨在平衡用人单位的损失弥补和劳动者的权益保护。若单位违反该规定不合理扣工资,劳动者可先与单位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劳动者还能通过劳动仲裁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果您在实际生活中遇到此类问题,或者对相关法律规定还有疑问,欢迎向我或专业法律人士进行咨询。✫✫✫✫✫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1.若劳动者自身原因致使用人单位有经济损失,单位可按合同约定让劳动者赔偿,赔偿款可从工资里扣除。
2.每月扣除部分不能超当月工资20%,若扣除后剩余工资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按最低工资支付。
3.劳动者遭遇单位不合理扣工资,可先协商,协商无果可通过劳动仲裁等途径维权。✫✫✫✫✫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单位在劳动者因自身原因造成经济损失时可按合同约定要求赔偿,赔偿可从工资扣除,但每月扣除不超当月工资20%,且扣除后剩余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这一规定既保障了单位的合法权益,也避免过度损害劳动者利益。
面对不合理扣工资情况,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维权:
1.与单位协商,明确指出单位扣工资不符合法律规定,要求单位纠正错误做法。
2.若协商不成,可收集好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相关证据,通过劳动仲裁维护自身权益。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纠纷的有效途径,能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一)劳动者若遇到单位不合理扣工资,首先应收集相关证据,如工资条、劳动合同、考勤记录等,证明自己的工资情况和单位的扣工资行为。
(二)主动与单位进行沟通协商,明确指出单位扣工资不符合每月最多扣当月工资20%且扣完后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规定,要求单位纠正错误。
(三)若协商不成,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法律分析:
(1)法律明确了劳动者因自身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时的赔偿规则,用人单位可依劳动合同约定要求赔偿,赔偿可从工资中扣除。
(2)对扣除工资有严格限制,每月扣除部分不得超当月工资20%,若扣除后剩余工资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需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3)这既保障了用人单位因劳动者过错造成损失时的求偿权,也维护了劳动者获得合理劳动报酬的权益。当劳动者遭遇单位不合理扣工资,可先与单位协商,协商无果还能通过劳动仲裁等途径解决。
提醒:
劳动者要注意留存工资发放记录等证据,若遇到复杂的工资扣除问题,建议咨询以进一步分析维权方案。
单位扣劳动者工资每月最多扣当月工资20%,且扣完后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劳动者遇不合理扣工资可协商或通过劳动仲裁等维权。
法律解析:
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因自身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单位可按劳动合同约定要求赔偿,赔偿可从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上限为当月工资的20%,同时要确保扣除后剩余工资不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这一规定旨在平衡用人单位的损失弥补和劳动者的权益保护。若单位违反该规定不合理扣工资,劳动者可先与单位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劳动者还能通过劳动仲裁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果您在实际生活中遇到此类问题,或者对相关法律规定还有疑问,欢迎向我或专业法律人士进行咨询。✫✫✫✫✫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1.若劳动者自身原因致使用人单位有经济损失,单位可按合同约定让劳动者赔偿,赔偿款可从工资里扣除。
2.每月扣除部分不能超当月工资20%,若扣除后剩余工资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按最低工资支付。
3.劳动者遭遇单位不合理扣工资,可先协商,协商无果可通过劳动仲裁等途径维权。✫✫✫✫✫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单位在劳动者因自身原因造成经济损失时可按合同约定要求赔偿,赔偿可从工资扣除,但每月扣除不超当月工资20%,且扣除后剩余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这一规定既保障了单位的合法权益,也避免过度损害劳动者利益。
面对不合理扣工资情况,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维权:
1.与单位协商,明确指出单位扣工资不符合法律规定,要求单位纠正错误做法。
2.若协商不成,可收集好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相关证据,通过劳动仲裁维护自身权益。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纠纷的有效途径,能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一)劳动者若遇到单位不合理扣工资,首先应收集相关证据,如工资条、劳动合同、考勤记录等,证明自己的工资情况和单位的扣工资行为。
(二)主动与单位进行沟通协商,明确指出单位扣工资不符合每月最多扣当月工资20%且扣完后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规定,要求单位纠正错误。
(三)若协商不成,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法律分析:
(1)法律明确了劳动者因自身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时的赔偿规则,用人单位可依劳动合同约定要求赔偿,赔偿可从工资中扣除。
(2)对扣除工资有严格限制,每月扣除部分不得超当月工资20%,若扣除后剩余工资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需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3)这既保障了用人单位因劳动者过错造成损失时的求偿权,也维护了劳动者获得合理劳动报酬的权益。当劳动者遭遇单位不合理扣工资,可先与单位协商,协商无果还能通过劳动仲裁等途径解决。
提醒:
劳动者要注意留存工资发放记录等证据,若遇到复杂的工资扣除问题,建议咨询以进一步分析维权方案。
上一篇:工伤没有评上单位怎么赔偿的
下一篇:暂无 了